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扫描小程序二维码发布信息

天府生活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城市大秀场
查看: 2104|回复: 1

放弃高薪当岛民 成都白领西沙打鱼4年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7-9 11:25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陈旭出海钓鱼

陈旭出海钓鱼

出海钓鱼

陈旭展示出海的收获

陈旭展示出海的收获
 
陈旭展示出海的收获
  椰林树影,水清沙白,一望无垠的海水变幻着诱人的颜色……今年年内有望开放海口市至三沙市邮轮旅游的音讯传出后,摄友和背包一族便开端畅想这恍如天堂的现象了。
  而关于在西沙群岛上当了4年 “渔民”的成都人陈旭来说,这里带给他的不只仅是美丽难忘的风光,更有终身都将无比受用的财富。

  【回想】
  并不美好的初见宛若天堂的再行
  2006年,从事证券工作的陈旭在游玩了不少中央后来到了西沙永兴岛,但这次旅游留给他的记忆,并不如想象中美好。“应该是有点儿失望吧。”陈旭说,踏上永兴岛,楼房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,钢筋水泥,跟小县城一样。“失去了海岛最原始的风貌和特征。”
  陈旭的第二次西沙之行,才让他真正来到了心中的天堂。“天堂离人世只需8海里。”再行西沙,陈旭无意间来到赵述岛,在这里散步沙滩,能看到鲣鸟、海鸥在天空飞翔相伴,“这才是我心目中的西沙。”陈旭慨叹道。
  无尽而未知的海洋吸收着陈旭。“留下来,体验这里的生活方式!”来西沙当渔民的念头在陈旭脑中浮现。
【讲述】
  渔民陈旭的生活钓鱼潜水看繁星
  放弃了面子高薪的金融证券工作,2007年,陈旭正式开端了自己在赵述岛的渔民生活。“我盖了一座木头房子,每天就是钓钓鱼、潜潜水。”
  这种都市人看来贫乏、单调的生活,陈旭过得乐趣盎然。“渔民普通两三个月会从岛上回家乡一趟,但我2009年的时分一待就待了10个月,这是难得的清净。”
  每天吃了早餐,陈旭就驾船出海,驶向永兴岛,途中就能够玩拖钓。钓到一两条鱼就足够了,每条鱼至少20斤,抵达永兴岛时再把鱼卖掉。有时也可找个中央玩潜水,能够看到水下礁坪五彩斑斓的珊瑚。晚上则看着天空中的繁星,听着波涛声慢慢进入梦乡。
  如此的生活让陈旭积聚了不少海洋学问,潮汐、洋流、不同鱼类的了解,也让他拖钓的技术越来越高。在其他渔民眼中,陈旭就是一个业余但称职的“渔民”。
  【收获】
  渔民给与的启示不随大流不迷失
  除了为自给自足而中止的钓鱼,陈旭在岛上的另一个不可短少的活动就是和渔民聊天。“从他们的故事里,你会得到不一样的启示和感受。”“就在赵述岛,我所住的七连屿村,很多渔民都有过出国的阅历。”陈旭说,他们为了生计去过马来西亚,去过印尼,但可能连三亚都没去过。“他们的想法都很简单,就是为了生存。但有时分,想法简单了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反而对有些东西看得愈加逼真,活得也愈加潇洒和自信。”
  渔民村里的另一种感情也让陈旭唏嘘。有个渔民的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去了澳大利亚营生,在澳洲生活了几十年,也有了自己的事业,但还是在老年的时分回到了渔村,什么都没带。陈旭说,“后来想明白了,物质的丰厚曾经无法满足人的需求,亲情对老人来说才是更重要的东西。”
  待在西沙就是一种时光倒流,这是陈旭对自己曾经渔民生活的总结。“我对自己的生活看得更逼真。快乐是我最想要的东西。去顺应环境,但同时也不会在愿望中迷失自我,不随大流,不让他人的见地和价值观主宰自己的生活。”
有一种心痛>>>
  海水“吞”岛 珊瑚死去
  6月21日,三沙市宣布成立。岛屿面积13平方公里,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沙市,成为我国管辖面积最大、人口最少的地级市。
  三沙市的成立,让身处海南,随《中国国度天文》杂志一同调查的陈旭喝彩不已,但除了喜悦,陈旭心中更有一份对海岛环境的担忧。
  感受:渔民村树立火烧眉毛
  由于有在海岛生活的阅历,所以当听到“成立三沙市”的音讯后,陈旭的喜悦来得愈加真实。“一是能够表现主权,二是能够改善渔民村。”
  当然,陈旭更希望的是对海岛渔民村的树立和改造。“往常的渔民村改造只盖起了房屋,处置了地表上的问题,但真正影响海岛以及人们生活的中央还未真正得到改动。”陈旭说,房屋的配套设备并不齐全,地表下躲藏的污水排放、渣滓处置、蓄水池树立等问题都还存在。“岛上的渣滓采取的是掩埋的处置办法,招致有些中央四处都是渣滓,埋满了还会向海里倾倒,固然量小,但仍旧会影响环境,所以渔民村的树立火烧眉毛。”
  “岛上渔民的生活来源也亟待改动。人们靠砍伐海岛上特有的羊角树来生火,招致海岛上成片成片的羊角树被砍。羊角树没了,固土的作用也消逝了,这样下去,整个海岛就会被沙化。”
  希望:从捕鱼向旅游效劳转化
  201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,陈旭还坚决地表示要多积聚一些钱用于环保事业,希望大家一同维护海底资源。但2011年8月,他却因失望分开了这个相伴4年的中央。
  陈旭的失望来自于自己海洋环保事业的无人响应。“我在西沙搬了一次家,最早住的那间房子曾经淹在了海里,分开时住的那个房子也离海不远了。海水每年以大约1米的速度向岛上腐蚀,15年后这岛还不知道存不存在。”
  最让陈旭痛心的是海洋里的环境。“我最早去的时分,海下百分之七八十的珊瑚还是活的,但去年我分开的时分,永兴岛周围简直没珊瑚了。”人们对海鲜需求的扩展也让海洋生物数量疾速锐减,“去年出海拖钓都快钓不上鱼了。”“我只是希望南海的环境更好,让子孙后代都能看到美丽的海景。”陈旭往常寄望三沙市成立后,能推进对南海的环境评价和专业调查的中止,并让600多位渔民从捕鱼向旅游效劳转化。
  有一种向往>>>
  三沙旅游,不能错过出海拖钓
  西沙旅游资源丰厚,但因其生态环境脆弱、环境承载力低,而且交通工具受台风影响(每年有4—5个月是台风时节),所以并不合适大范围的观光旅游,更合适小范围、高端化的方式,应限定开发范围和游客准入范围。——这是陈旭对三沙开放旅游的倡议。
  而假如到三沙旅游,必然不能错过出海拖钓和带有探险性质的潜水。
  拖钓:搭乘渔民的船只出海拖钓。船一边开,一边就会有鱼上钩,钓到一米多长的大鱼会让你惊喜不已。
  潜水:有一定风险性,坐船出海二三十海里,再潜入水中。周围的海水十分洁净,最高能见度达40米,与岛边的潜水相比,你会看到愈加多姿的海底世界。
  天府早报记者刘桐(图片由陈旭提供)
  他们(渔民)的想法都很简单,就是为了生存。但有时分,想法简单了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反而对有些东西看得愈加逼真,活得也更 加洒 脱 和 自信。”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发表于 2012-7-9 18:53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大的一条鱼哟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